夜泊黄埠墩

未遂金焦揽胜游,聊凭孤屿且登楼。
九龙晴漾一湖翠,孤月淡涵千顷秋。
佑舶帆樯连泽国,酒人歌吹拍凉州。
低回尚觉言归早,隔岸更声故故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黄埠墩》是清代诗人陆廷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清乾隆年间,其内容涉及诗人夜泊黄埠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水乡秋色图。

在诗歌原文中,“未遂金焦揽胜游,聊凭孤屿且登楼”描绘了诗人未能如愿以偿地游览金焦(指镇江金山、焦山),而是选择在孤屿上登高远眺。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也透露出一丝遗憾。接下来的“九龙晴漾一湖翠,孤月淡涵千顷秋”则通过“九龙晴漾”和“千顷秋”这两个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夜晚水光潋滟、月色如水的景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陆廷楫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来营造意境,如“佑舶帆樯连泽国,酒人歌吹拍凉州”,通过船只的桅杆和酒楼的歌舞场景,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然而,这些元素并未成为主导,反而衬托出夜泊时更为静谧的氛围。

《夜泊黄埠墩》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以其严谨的结构、和谐的韵律及深刻的意境,成为了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陆廷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豁达,以及对于生命哲理的省思。

《夜泊黄埠墩》不仅是陆廷楫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美与人生哲思的一次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