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五首 其三

三军缟素哭贤王,秬鬯重看赉尚方。
自取昆崙通象郡,更移闽越控扶桑。
岛门尽解田横甲,海舶初归陆贾装。
最是此中能速化,直教鳞介遍冠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诸将五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政论体组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未根除,杜甫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

《诸将五首·其三》的全诗如下: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争结束后的场景,反映了杜甫对当时将领们未能真正保卫国家的担忧。首联“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描绘了战争结束后洛阳宫殿化为战场烽火的景象,以及长安作为都城的地位被动摇的情景。颔联“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则从地理角度展开,表达了对中原领土未能完全恢复的忧虑。颈联“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指出虽然国家有众多的官员参与政治,但国家的军需物资却并未得到充足的供给和保障。而尾联“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则展现了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至少还有像王相国这样的将领愿意放下手中的武器,回到农田中去从事农业生产。整首诗在忧国忧民的情怀中,透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