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一 哭朱子西安

再见斯人否。
只飘零,数行珠玉,照人怀袖。
蜗角虚名磨蝎命,多少雨潺风骤。
刚博得、几年诗酒。
草草园池生计办,撇鸥盟,更读辕驹走。
聊尔事,亦何有。
归来三径花如旧。
纵长贫,肯教冷落,翟门师友。
今日一挥知己泪,不为绨袍情厚。
奈寂寞、才名身后。
千载心期吾不忘,悔五湖,有约终相负。
风乍咽,暮涛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其一哭朱子西安》是清代诗人陆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陆楣字紫宸,江南无锡人,原名梁,字子任。他少孤贫力学,工诗古文,见知于秦松龄、严绳孙,名誉始盛。不慕荣利,授徒自给。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再见斯人否。
    只飘零,数行珠玉,照人怀袖。
    蜗角虚名磨蝎命,多少雨潺风骤。
    刚博得、几年诗酒。
    草草园池生计办,撇鸥盟,更读辕驹走。
    聊尔事,亦何有。
    归来三径花如旧。
    纵长贫,肯教冷落,翟门师友。
    今日一挥知己泪,…

  2.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陆楣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已逝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他的诗句“再见斯人否”透露出诗人对逝去友人的遗憾与不舍。陆楣通过对昔日共度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与共同的理想追求。
  • 艺术手法:陆楣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蜗角虚名”“雨潺风骤”,这些词语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同时,“聊尔事,亦何有”则展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及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 文化影响:陆楣的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诗作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学习的典范。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与价值的方式。
  1. 创作背景
  • 陆楣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在清代这个动荡的年代,许多文人面临着身份和理想的冲突,陆楣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显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人心态的机会。
  1. 历史意义
  • 《金缕曲·其一哭朱子西安》不仅是陆楣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标志着清代诗歌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对于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缕曲·其一哭朱子西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