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平山

闻说古王母,遗迹在房山。
简编莫可考,纷纷传里阛。
岂愿从八骏,来观礼义闲。
抑是穆天子,挈之游人寰。
区区白云篇,大雅久欲删。
况兹益讹传,千载疑信间。
君子贵令德,何必远追攀。
瑶池咫尺耳,无事西出关。
恻隐满腔子,胜似仙人颜。
不见崔使君,视民如恫瘝。
自从兵戈来,闾阎日若艰。
一自君下车,逃亡渐次还。
啧啧歌颂声,往往流山湾。
充君恺弟念,召杜直等闲。
此德何终极,滹沱水潺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崔平山》是清代诗人陆陇其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陆陇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品原文
    《赠崔平山》的原文如下:
    闻说古王母,遗迹在房山。
    简编莫可考,纷纷传里阛。
    岂愿从八骏,来观礼义闲。
    抑是穆天子,挈之游人寰。
    区区白云篇,大雅久欲删。
    况兹益讹传,千载疑信间。
    君子贵令德,何必远追攀。
    瑶池咫尺耳,无事西出关。

  2. 作者介绍
    陆陇其(1630—1670年),字子止,一字仲止,号存斋,晚号石仓居士,浙江嘉兴人。他是清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尤以诗文闻名。陆陇其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许多诗作都表现出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3. 创作背景
    《赠崔平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陇其的个人经历或对某位友人的拜访有关。诗中通过“闻说古王母”这样的表达,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传说的兴趣和对神秘文化的追求。此外,“简编莫可考,纷纷传里阛”等句表明,陆陇其在作品中探讨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传承问题,这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4. 艺术特色
    《赠崔平山》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运用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陆陇其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如“王母”和“穆天子”,这些古老传说中的人物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传说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修养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5. 文学史地位
    《赠崔平山》作为陆陇其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陆陇其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也反映出清初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研究陆陇其诗歌及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赠崔平山》不仅是陆陇其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