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西溪词人祠堂落成,与祭,次吷庵韵

寒香初荐,有衣冠入梦,宵魂曾昵。
英气清愁销已尽,赢得溪山片席。
鸥路明边,雁行低处,冉冉秋无极。
烟花难剪,尊前风景犹昔。
应记南渡人来,旧京望断,楼角寒吹笛。
寂寞千秋谁泪洒,剩有红芙露泣。
结集缘深,贪多癖在,不负闲吟笔。
芦中身世,扁舟华发惊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西溪词人祠堂落成,与祭,次吷庵韵》是陈曾寿的作品,创作于清末民初,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崇。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曾寿,字仁先,号苍虬,湖北蕲水(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清代诗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广东道监察御史等职。在清朝、民国和伪满洲国时期均有任职。其诗作和词作均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有《苍虬阁诗》、《旧月簃词》等著作传世。
  1. 诗词原文
    寒香初荐,有衣冠入梦,宵魂曾昵。
    英气清愁销已尽,赢得溪山片席。
    鸥路明边,雁行低处,冉冉秋无极。
    烟花难剪,尊前风景犹昔。
    应记南渡人来,旧京望断,楼角寒吹笛。
    寂寞千秋谁泪洒,剩有红芙露泣。
    结集缘深,贪多癖在,不负閒吟笔。
    芦中身世,扁舟华发惊白。

  2. 诗词赏析

  • 该作品描绘了西溪词人祠堂落成的场景,以及作者对故人、故地的深切怀念。通过“英气清愁销已尽”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鸥路明边”、“雁行低处”,展现了一幅秋天的宁静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在情感表达方面,诗词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通过对比“尊前风景犹昔”与“烟花难剪”的悲凉,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领悟。
  • 整首词既有豪放之气,又不失柔情之致,体现了陈曾寿作为一名文人的多面性和深邃的思考。
  1. 历史背景
  • 在清代末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新旧交替之际,许多文化人士开始反思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祠堂的建立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 陈曾寿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对国家的兴衰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词作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1. 文化意义
  • 《念奴娇·西溪词人祠堂落成,与祭,次吷庵韵》作为一首词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
  • 词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也为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念奴娇·西溪词人祠堂落成,与祭,次吷庵韵》不仅是一篇词作,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书卷。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词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