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敏好古天下绝,晚得毛鼎尤瑰奇。
编书孔叟缺收入,君牙囧命同一辞。
我昔戏言富大万,力傥能致甘倾资。
重器第一馀可屏,足夸万世雄四夷。
烟云聚散理常有,眼见兴废能勿悲。
陶斋宝藏一朝尽,此复见夺波斯儿。
杨侯声噺救不得,顿足语我千戏欷。
空持拓本足感激,区区宝此师门遗。
藏舟大壑山可移,窃国大盗诛犹稽。
天家球图尚不保,一物重惜宁非痴。
我知杨侯意有在,国士遇我摧肝脾。
君不见平原堂上三千客,明日报恩知是谁。
题陶斋毛公鼎拓本为杨诵清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陶斋毛公鼎拓本为杨诵清作》是清朝文学家张英所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独特而深刻,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文章通过描绘陶斋毛公鼎拓本的精美画面和细腻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人生哲学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文章的主旨在于强调艺术创作的真谛不在于形式和技巧,而在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思想。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并努力追求更高的文化境界和精神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陶斋毛公鼎拓本的画面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对比和反思。他认为,艺术创作就像人生一样,需要经历挫折和困难,但只有经历过这些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认为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
《题陶斋毛公鼎拓本为杨诵清作》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性的散文,通过对陶斋毛公鼎拓本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人生哲学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