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九月二十四日车赴杭州访仁先恪士夜抵南湖新宅

汶汶且没世,日闭窥园扉。
微闻四海沸,抱颈迎杀机。
毙莽悟王命,又仰刺天飞。
孤竹歌何哀,易暴莫知非。
文书铸顽钝,圣法疲绁机。
亲朋谂结舌,诱餐湖莼肥。
跛者不忘起,谁谓千里违。
星点映征箧,车尘飏依稀。
一舸斗象罔,崇山莽相围。
穿堤影篱壁,犬吠灯火煇。
握手处士庐,学道供歔欷。
醉颜数灵窟,天风看振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辰九月二十四日车赴杭州访仁先恪士夜抵南湖新宅”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丙辰九月二十四日车赴杭州访仁先恪士夜抵南湖新宅》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是清末维新派的一员,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中进士,曾任职于吏部主事,期间参与强学会的活动。
  1. 诗歌原文
  • 汶汶且没世,日闭窥园扉。
    汶汶且没世,意思是人生短暂,如同昙花一般瞬间消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日闭窥园扉,形容闭门不出,独自沉思。
  • 微闻四海沸,抱颈迎杀机。
    微闻四海沸,意味着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感受到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危机四伏的氛围。抱颈迎杀机,表达了作者面对乱世,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感到无助和恐慌的情绪。
  • 毙莽悟王命,又仰刺天飞。
    毙莽悟王命,意指在混乱中领悟到王命的无常,又仰望天空中飞鸟的自由自在。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 孤竹歌何哀,易暴莫知非。
    孤竹歌何哀,表示即使是悲伤的歌曲,也掩盖不了内心的哀伤。易暴莫知非,意味着易变而难以捉摸,无法得知是非善恶。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道德沦丧的担忧。
  • 文书铸顽钝,圣法疲绁机。
    文书铸顽钝,意味着文书制度变得呆板而无力。圣法疲绁机,表达了圣人之法变得繁琐而失去效力。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体制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
  • 亲朋谂结舌,诱餐湖莼肥。
    亲朋谂结舌,意指亲朋好友都因为震惊而说不出话来。诱餐湖莼肥,描绘了人们在震惊中争相品尝湖中莼菜的场景,表现出人们对美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
  1. 诗中意象
  • 犬吠灯火煇,描述夜晚犬吠声和灯光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
  • 星点映征箧,车尘飏依稀,星光点点映照在行囊上,车尘飞扬,形成一幅行旅匆匆的画面。
  • 一舸斗象罔,崇山莽相围,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水的壮丽和旅途的艰辛。
  • 穿堤影篱壁,犬吠灯火辉,描绘了穿堤而行时,光影交错的美景,以及犬吠声中灯火闪烁的温馨画面。
  1. 诗中情感
  • 抱颈迎杀机,反映了作者面对乱世时的焦虑和恐惧。
  • 易暴莫知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道德沦丧的担忧。
  • 文书铸顽钝,圣法疲绁机,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体制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
  • 亲朋谂结舌,诱餐湖莼肥,描绘了人们在震惊中争相品尝美食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食的渴望。

《丙辰九月二十四日车赴杭州访仁先恪士夜抵南湖新宅》不仅展示了陈三立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通过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传达出了他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这首诗不仅是陈三立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其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