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游胡蝶翻,秋光遽如许。
重过旧园池,飘香何处所。
离立百株桂,玉蕊间金缕。
灿烂笼衣裾,吹嘘醉肝腑。
当年想掀髯,翛然风光主。
客死等国殇,蝉底魂来语。
老梅紫牡丹,应栽泉下土。
祇馀摇月枝,靳假吴刚斧。
赁庶起吟人,展眺觞复举。
俯仰意有得,移世供酸楚。
无人花满地,待寻吾与汝。
絜漪园观桂花沈友卿吴仲言置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絜漪园观桂花沈友卿吴仲言置酒》为现代诗人陈三立所作。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从历史角度来看,陈三立作为清末时期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变迁和文人的思想情感。陈三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为“维新四公子”,他们在戊戌变法期间积极参与政治变革,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理想,但他们的政治理想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依然深深影响着陈三立的创作。
《絜漪园观桂花沈友卿吴仲言置酒》中的“离立百株桂”,“老梅紫牡丹”等诗句,不仅描绘了园中的桂花和牡丹等植物,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这种对自然细节的关注和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审美追求。
诗中的“当年想掀髯,翛然风光主”一句,反映出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对自由潇洒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的投射也是很多古代文人的共同特点,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理想的向往。
陈三立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历史以及政治的感悟和思考。他的诗作常常带有一种哲理色彩,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入思考。
陈三立的《絜漪园观桂花沈友卿吴仲言置酒》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文人风采及其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