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五首 其四

咄嗟渤海战,楼樯涌山岳。
长鲸掉巨蛟,咋死落牙角。
腾挟三岛锐,其势疾飞雹。
立国何小大,呼吸见强弱。
稍震邦人魂,酣梦徐徐觉。
方今鏖群雄,万钧操牡钥。
之死而之生,妙巧讵苟托。
醉饱视息地,一吷飙扫箨。
奋起刀俎间,大勇藏民瘼。
兹事动鬼神,跃与泪血薄。
一士沧瀛归,苍黄发装橐。
携取太和魂,佐以万金药。
日举国皆兵,日无人不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春五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这首诗以其豪健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唐代诗人韩愈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能。《感春五首》是一组七言古诗,其中第四首名为《感春五首·其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诗中“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这一句,通过描绘诗人跟随杜尹完成公事归来的情景,表现了官场生活的快意和满足;而“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远离以及内心的孤独。这种从繁华到孤独的转变,不仅揭示了个人情感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和官场的冷漠。

诗中的“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这一主题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如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者都通过描写国家和家园的残破,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感春五首·其四”、“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等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辛夷花房忽全开”,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反衬出诗人内心世界的落寞和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深度。

韩愈的《感春五首·其四》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社会乃至自然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韩愈的思想情怀,以及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时,应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