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望绝句 其二

阁阁田蛙白水明,关关枝鸟绿成阴。
老夫中酒摹图画,贪摘西山一点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楼望绝句其二》是元代诗人陈爱山所作,描绘了一幅江景与自然之美的画卷。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于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元代诗人陈爱山,其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楼望绝句其二》便是他这类作品中较为著名的一首。
  1. 诗歌原文
    窗畔香云暗碧纱,平分午睡不禁茶。相思在望登楼怯,一树木棉红尽花。拍阑干。雾花吹鬓海风寒。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纱巾岸,鹤背骑来惯。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2. 诗句解析

  • “窗畔香云暗碧纱”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室内画面,窗外的景色被香云遮掩,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宁静。
  • “平分午睡不禁茶”反映了诗人午后的闲适生活,午睡时分,一杯清茶陪伴着他,享受片刻的宁静。
  • “相思在望登楼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望着远方的恋人,心中不免生出畏惧和忧虑。
  • “一树木棉红尽花”则用树棉的红色花朵来形容春天的美丽,尽管美丽却短暂,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浩歌惊得浮云散”体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歌声高亢激越,竟能把周围的浮云都吓散开。
  • “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蓬莱仙山。
  1. 诗意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 诗中“一树木棉红尽花”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生命的短暂性巧妙结合,引人深思。
  •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往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作者的理想、抒发人生哲理。如苏轼的《望海楼晚景五绝》便通过描绘江潮、雨电等自然现象,展现了一种壮美之景。而杜甫的《望海楼晚景五绝》则是通过咏江潮、雨电、秋风等,展现了一种壮美之感。
  •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特点。元代的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各种文化交流频繁,使得元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元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融合时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元代逐渐融入汉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楼望绝句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元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