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眼明湖没涨痕,荷钱破碎柳钗髡。
掀翻鼍鳄都无问,自照摩尼浊水源。
百花洲湖亭观涨感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花洲湖亭观涨感赋》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作品中,袁枚不仅描绘了百花洲的美景,也表达了对苏云卿这位高士的敬仰之情,同时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分析:
作品原文:
百花洲上花木繁茂,风光旖旎景色清幽。
九曲亭台三面湖,南州小蓬壶。
百年灵气拥芳洲,共起新祠祀故侯。
好借亭台传韵事,最宜苹藻近清流。
独向百花洲上望,凄迷衰草连空。
投筇落湖馆,吹雪挟飞涛。
坐对江城冻,虚惊乌鹊逃。
残芽宁有奉,孤咏一相遭。
会见坚冰至,回灯向浊醪。作品译文:
百花洲上草木繁盛,风景如画,显得格外宁静与秀美。九曲的亭台环绕着整个湖泊,仿佛是南方的小蓬莱。这里曾经有一座为纪念故侯而建的新祠,用以弘扬其遗德。在百花洲上,可以欣赏到亭台楼阁和水草相依的美丽画面。独自站在百花洲上,眼前只有枯萎的草地,令人感到凄凉。作者简介:
袁枚,清代著名诗人,以才子闻名,不喜被束缚于官场之中。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文化背景:
百花洲作为南昌的重要游览地,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吸引着无数游客。苏云卿作为一位隐居于此的高士,更是给这个地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他的“苏翁圃”植蔬园圃和“苏堤”,都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符号。作品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百花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表达对高人苏云卿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诗意生活的执着追求。
《百花洲湖亭观涨感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袁枚的文学成就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