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叔节

荒茫已负三年诺,偃蹇犹淹一纸书。
天地精神自来往,江湖意兴莽萧疏。
盛秋丛箐方遮寇,横舍诸生或起予。
贫马蹴刍嘶骥枥,昂头任笑技黔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姚叔节》是清末诗人沈曾植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寄姚叔节》是沈曾植在光绪六年(1880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诗中“梦里山川劫外身,江干孤塔尚嶙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景象,孤山耸立在江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第一义空消法执,众生恩重托慈因。扇书潦倒从君乞,荡荡江湖白羽尘。”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的执着精神以及对社会众生的深厚同情。

《赠姚叔节》不仅是沈曾植的代表作之一,还因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在这首诗中,沈曾植不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山水和孤寂的寺庙,更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隐喻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这种通过自然景观反映人生的哲理思考,使得《寄姚叔节》成为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