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茫已负三年诺,偃蹇犹淹一纸书。
天地精神自来往,江湖意兴莽萧疏。
盛秋丛箐方遮寇,横舍诸生或起予。
贫马蹴刍嘶骥枥,昂头任笑技黔驴。

注释:

  1. 荒漠已经辜负了我三年的承诺,我依然迟疑不决地拖延着一封书信的答复。
  2. 天地之间的精神自由自在,来往自如;江湖中的意趣浩渺疏阔,难以尽述。
  3. 盛秋时节,丛山中草木茂盛,正可以遮蔽敌人。横舍里诸生,有的起身与我谈论,有的仍然在书斋中静坐。
  4. 我那匹瘦弱的马儿,踩着草料嘶叫着,就像一匹骏马被关在马厩里一样。我高昂着头,任凭它们嘲笑那些只会用技术愚弄人的驴。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好友姚叔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全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描述自己的行动和内心活动,展现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首句“荒茫已负三年诺”,诗人直言自己已经辜负了与朋友的承诺,这种直接而坦诚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承诺的重视。
    次句“偃蹇犹淹一纸书”,诗人描述了自己迟迟未回复信件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这里的“偃蹇”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天地精神自来往,江湖意兴莽萧疏”,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认为人的精神可以自由自在地往来于天地之间,而生活中的意趣也如同江河流水般浩渺而疏阔。这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句“盛秋丛箐方遮寇,横舍诸生或起予”,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正在盛秋时节的山林中行走,遇到了许多阻挡他的障碍。同时,他的朋友们也在书斋中讨论各种问题,有的甚至站起身来与我谈论,有的则依然在书斋中静坐。这种生活的状态,既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又充满了智慧和乐趣。
    最后一句“贫马蹴刍嘶骥枥,昂头任笑技黔驴”,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他骑着那匹贫穷的马匹,踩着干草发出嘶鸣声,就像一匹骏马被关在马厩里一样。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所压垮,反而高昂着头,任由那些嘲笑他的驴子们笑话。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调侃,也是对困境的一种超然面对。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