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九江怀烟水亭旧游

故人颇与纵游处,野饭僧床忘岁年。
冷月自浸一湖水,孤尊空到九江船。
生事龌龊那复道,陈迹俯仰还可怜。
巉巉庐峰插双眼,伴取鸬鹚照桨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九江怀烟水亭旧游”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背景:

  1. 诗歌原文与鉴赏
  • 诗歌原文:“故人颇与纵游处,野饭僧床忘岁年。冷月自浸一湖水,孤尊空到九江船。生事龌龊那复道,陈迹俯仰还可怜。巉巉庐峰插双眼,伴取鸬鹚照桨眠。”
  •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感怀。通过使用“故人”、“野饭”、“冷月”等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诗中流露出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历史的无限留恋,这种情感在结尾的“巉巉庐峰插双眼,伴取鸬鹚照桨眠”中得到升华,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宁静与淡然。
  1. 作者简介
  •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曾担任吏部主事,后因支持戊戌变法受到牵连,被迫辞官。他的文学创作多关注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 《散原精舍诗集》:陈三立的诗集是他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除了本诗外,还有《续集》《别集》等作品,这些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博学多才。
  1. 诗词背景
  • 《泊九江怀烟水亭旧游》的创作年代不详,但据其风格和内容推测,可能创作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传统与现代交织,陈三立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独特。
  • 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为唐代白居易所建。该亭因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为历史上文人墨客游览赋诗的重要场所之一。陈三立选择在这里回忆过去的游玩经历,不仅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美丽,也因为这里曾是他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地方。
  1. 文化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文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烟水亭作为九江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文人墨客留下诸多佳作的地方。陈三立在此吟咏旧游,不仅是为了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也是在向世人展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陈三立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泊九江怀烟水亭旧游》不仅是陈三立个人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与历史文化交融的一个生动例子。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