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安庆遇吴文鹿观察同年

灯色江声万口哗,竿幡飞影动龙蛇。
残宵邂逅成来去,早岁声名了叹嗟。
白眼看人欲安往,深杯阅世与无涯。
梦醒觅取凭栏语,只有群鸥接浪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次安庆遇吴文鹿观察同年》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初夏,时袁枚任安徽按察使司按察使。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百八十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首联“江边偶识故人同”,点明了诗人偶遇旧友的地点是在江边。江边,这个场景开阔,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相契合。同时,“偶识”“同”等字眼,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切和自然。

颔联“几日不来春又催,青山不老绿苔埋”,描写了诗人在江边偶遇旧友的情景。这句诗中,“几日不来春又催”暗示了诗人长时间不在故乡,春天的到来让他感到时光飞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青山不老绿苔埋”则形象地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颈联“相逢何必曾相识,且喜清尊满夜台”,表达了诗人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这句诗中,“相逢何必曾相识”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即使没有曾经见过面,也能因为这次相遇而感到欣喜。而“且喜清尊满夜台”则描绘了他们相聚时的欢乐场景,清樽酒满,夜幕低垂。

尾联“莫话当年事,此别重来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无奈和感慨。这句诗中,“莫话当年事”意味着他们不再谈论过去的往事,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相聚时刻。而“此别重来期”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舟次安庆遇吴文鹿观察同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和与友人的相遇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望。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