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魏季词隐居

先代文书灿日星,独堪憔悴卧江亭。
闭门自写潜夫论,传法兼参起世经。
对酒看云身老大,怀贤去国涕飘零。
鸣鸠亦觉邻墙便,深语依稀月满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魏季词隐居》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作品。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

  2. 作品原文:先代文书灿日星,独堪憔悴卧江亭。闭门自写潜夫论,传法兼参起世经。对酒看云身老大,怀贤去国涕飘零。鸣鸠亦觉邻墙便,深语依稀月满庭。

  3. 主题解析:《过魏季词隐居》通过描绘诗人陈三立在江西南昌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政治变革的失望和对个人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酒看云、怀贤去国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状况。

《过魏季词隐居》不仅是陈三立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末民初历史变革和文化变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