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苕纤月上,携汝在江亭。
城郭扶波立,川原接影冥。
疏镫悬急柝,暗叶吐残星。
归咏存苔径,微虫已可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苕苕纤月上,携汝在江亭。
城郭扶波立,川原接影冥。
疏镫悬急柝,暗叶吐残星。
归咏存苔径,微虫已可听。
《四月初五夕同严工部范优贡易兵备罗举人高观亭看月》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当时作者正任礼部主事。
首联“四月初五夕同严工部范优贡易兵备罗举人高观亭看月”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初夏之夜一起赏月的愉快场景。其中提到的严、范、易、罗、高都是作者的朋友,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雅士,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颔联“玉盘无复挂秋光,冰镜空分照夜凉”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玉盘般明亮而清澈,仿佛能映照出秋天的光影,同时也让人感到夜晚的凉爽。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颈联“清光耿耿悬虚宇,白露冥冥湿冷塘”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以及白露滴落在冷塘上的清凉感觉。这一联既描绘了诗人对月亮的观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感受。
尾联“我辈何人堪此景,相期不负好时阳”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与这些朋友相比,无法与这美好的月夜相抗衡,因此他希望他们能够相互激励,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月夜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