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苕纤月上,携汝在江亭。
城郭扶波立,川原接影冥。
疏镫悬急柝,暗叶吐残星。
归咏存苔径,微虫已可听。
【注释】
苕苕:皎洁貌。
纤月:纤弱的月亮。
扶波立:波浪拍打着岸边。
川原接影冥:川原和江水相接,月光倒映在水中,一片昏暗。
疏镫:稀疏的灯光。
急柝(tòu 铜):敲击铜锣的声音。
归咏存苔径:归来的时候只有苔藓的小径在歌唱。
微虫:指蟋蟀。
【赏析】
这首诗写于初夏的一个晚上,是作者游览西湖时所作。首二句描写了西湖夜色之美。“苕苕”是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这里暗用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来表现月色之亮。接着三、四句描绘出一幅江边夜景图:月光照耀下的江堤,水波粼粼;远处的山丘与江水连为一体,一片暗淡,使人感到空寂而幽静。五、六句写近景,诗人以一“挂”字写出了灯笼的稀疏,以及夜深人静时的寂静,同时也暗示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的心情。最后两句写诗人观赏完美景后回家路上的情景。“归咏存苔径”,意谓在回家的路上,只听到蟋蟀的叫声,仿佛在歌颂着那片小道上的青草。这既写出了月色的清冷,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