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送吴光尧游江南 其一

始岁愁风雪,饥驱奈汝何。
文章真欲哭,朋旧已无多。
独夜临江海,行吟带薜萝。
平生苦相忆,黯黯惜鸣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人日送吴光尧游江南其一》是一首近现代的诗歌,而非古典文学作品。这首诗歌是由陈三立所作,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歌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湖南善化(今湖南省长沙市)人,近代诗人、书法家。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诗作和书法艺术著称于世。
  1. 诗歌原文
  • 海上方龙斗,斯人独掉头。
  • 还轻公府辟,去作莽苍游。
  • 孤梦回千里,悲歌横九州。
  1. 诗歌鉴赏
  • 诗中“海上方龙斗”比喻政治斗争激烈,暗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以“斯人独掉头”表达其对于这种局面的无奈与选择离开的态度。
  • “还轻公府辟”反映了诗人对于仕途的轻松态度以及对于官场生活的不屑一顾。而“去作莽苍游”则表明诗人追求自然与自由的生活,愿意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
  • “孤梦回千里”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悲歌横九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时局的悲观情绪。
  1.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个人的心路历程。诗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选择了离开政治中心,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体现了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人日送吴光尧游江南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见证。它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态和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陈三立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