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花朝雨望

正月奁收,金铃语,亭馆家家装束。
娇花寒食近,料为容偏要,最新膏沐。
绣被佳人,文梁语燕,惊起东风眠足。
秦楼红棠树,敛晨曦恰换,每朝心目。
但芳约无凭,梦云多幻,又生枨触。
相思怜太酷。
暗浇冷、啼泪零绡幅。
细念想、蜂黄销后,蝶粉融余,酒醒时怎商春局。
便似蓬山隔断,都碍了、青禽来复。
谢桥侧、流莺熟。
知我惆怅,临去那回千嘱。
秀怀蘸波自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酺·花朝雨望》是陈洵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围绕这首作品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陈洵的生平:陈洵,又名海绡,广东新会人,是清季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游历、不遇及归隐等多重生活阶段,在岭南一带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创作,其中以诗词见长。
  1. 作品原文
  • 正月奁收,金铃语,亭馆家家装束。娇花寒食近,料为容偏要,最新膏沐。绣被佳人,文梁语燕,惊起东风眠足。秦楼红棠树,敛晨曦恰换,每朝心目。但芳约无凭,梦云多幻,又生枨触。相思怜太酷。暗浇冷、啼泪零绡幅。细念想、蜂黄销后,蝶粉融余,酒醒时怎商春局。便似蓬山隔断,都碍了、青禽来复。谢桥侧、流莺熟。知我惆怅,临去那回千嘱。秀怀蘸波自绿。
  1. 词作主题与情感
  • 主题分析:《大酺·花朝雨望》通过描绘一幅春日景象,表达了词人在特定时刻对过往感情的怀念与哀愁。其中涉及的“娇花”、“红棠树”以及“秦楼”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意境。
  • 情感表达:“相思怜太酷”反映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无法企及的无奈。而“暗浇冷、啼泪零绡幅”,则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悲戚与凄凉。整体而言,这首词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现实无情的深刻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陈洵的语言清新脱俗,用词考究,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来捕捉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之间的微妙关系。
  • 意象运用:在《大酺·花朝雨望》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状态相结合,通过这些意象的交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 结构布局:这首词的结构层次清晰,由景入情,层层深入,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深情挖掘,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的艺术效果。
  1. 文化背景和影响
  • 历史价值:《大酺·花朝雨望》不仅是陈洵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清代文人词作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 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陈洵作为近代词坛的重要人物,其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代词风变迁的重要资料。

《大酺·花朝雨望》作为陈洵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词人的高超技巧,也在情感上也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这首词及其背后故事的了解,能够更全面地把握陈洵的生平与创作特点,进而更深入地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