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 庚申中秋,和季裴

吟壶酽风露,人坐空明,林木满带潮声。
天涯今夜起惆怅,摇摇灯梦零星。
沧江送人去,剩疏阴梧井,怨粉莲亭。
团圆惯凝,甚秋光、一半关情。
休更望高怀远,霓舞任抛残,瑶殿深扃。
何意魂销仍在,飞乌南树,哀雁严城。
绣床倦笛,纵伤心、莫诉云屏。
怕芳尊难洗,蘋花易老,明镜霜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飞鹊·庚申中秋,和季裴》是一首词作。这首词作的创作背景、内容分析以及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陈洵(1870-1942),字述叔,广东新会人。早年游历赣豫等地,后归粤,以诗词见赏于梁鼎芬,并加入南园诗社。他的诗歌作品在晚清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况周颐并称为“并世两雄”。
  • 创作时间:词作创作时间为庚申中秋,具体年份不详,但从文中描绘的秋夜氛围和情感来看,可能是在20世纪中叶的中秋节。当时,中国的文人墨客仍有不少创作传统,中秋佳节自然成为抒发情感的绝佳时机。
  1. 内容分析
  • 意境描绘:全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愁思的氛围。吟壶酽风露,空明的人坐和满带潮声的林木,共同勾勒出一个寂静而又带有些许哀愁的中秋夜景。
  • 情感表达:词中的“天涯今夜起惆怅,摇摇灯梦零星”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感到的孤单和忧伤,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词中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 主题深化:虽然整首词没有直接表达具体的社会或政治主题,但其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间接反映了个人对于团圆和亲情的渴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词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如“吟壶酽风露”、“林木满带潮声”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文本的美学价值,也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能够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 语言风格:词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既有文人骚客的才情,又不失民间诗词的朴实无华。词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既符合传统诗词的审美标准,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 结构布局:全词按照传统的词牌格式排列,每一句都围绕着中秋节的主题展开,从月光下的景物描绘到个人的情感抒发,再到对离别的感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框架。
  1. 文化意义
  • 传统节日的文化体现: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等多种习俗。陈洵此词通过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 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中国传统诗词中,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陈洵此词不仅反映了个人在特定节日下的情感波动,也体现了文人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时的内心世界。
  • 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许多文人墨客在其作品中都会借助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陈洵此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夜飞鹊·庚申中秋,和季裴》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