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病甚亟

妇病支离已十秋,今秋此病直弥留。
堪舆错怨斜街住,日者都归厄运仇。
自是卫生常不讲,那能蠲忿更忘忧。
堂堂大梦终须觉,少欲迁延再罢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妇病甚亟”是一首清代诗歌

陈衍的这首诗《妇病甚亟》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疾病、命运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分析:

  1. 作者介绍
  • 陈衍,字几道,号石遗,晚清时期著名的诗人与学者,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和反思。
  1. 诗歌原文
  • 妇病支离已十秋,今秋此病直弥留。 这句描绘了妇女的疾病持续多年,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其中“支离”形容病后身体虚弱,而“直弥留”则意味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 堪舆错怨斜街住,日者都归厄运仇。 这里的“堪舆”通常指风水或地理学,而“错怨”则可能是指误解或怨恨。诗人用这些词汇表达的是周围人对疾病的不理解或误解。
  • 自是卫生常不讲,那能蠲忿更忘忧。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卫生观念的忽视以及人们因疾病而产生的烦恼和忧虑的无奈态度。同时,“蠲忿”即消除心中的怨恨,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心中的不快,不再为疾病所困扰。
  • 堂堂大梦终须觉,少欲迁延再罢休。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总结。他认为人生就如同一场梦境,最终需要觉醒,而过度的欲望和欲望的无休止追求最终只会使人走向毁灭。
  1. 主题思想
  • 疾病与命运:“妇病甚亟”通过描写一个长期疾病的妇女,反映出疾病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诗人通过这样的题材探讨了命运无常和人生的脆弱性。
  • 社会与人际关系:通过周围人的误解和冷漠,诗人批评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和忽视个体健康的现象。
  • 人生哲学:诗中的“少欲迁延再罢休”,强调了节制欲望、减少无谓追逐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深刻洞察。

在深入探讨“妇病甚亟”之后,不难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疾病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社会乃至文化传统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它提醒人们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珍视健康,同时对社会现象持有清醒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