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晚眺

白日忽西坠,黑云俄四封。
偶依门外树,遥睇雾中峰。
野旷雷声大,天低雨气浓。
负薪应未返,𨀉立望家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日暮晚眺》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文、赋、词均有极高成就,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诗歌原文
    白日忽西坠,黑云俄四封。
    偶依门外树,遥睇雾中峰。
    野旷雷声大,天低雨气浓。
    负薪应未返,伫立望家僮。

  3. 诗句解析

  • 白日忽西坠:描述了白日突然西沉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天的结束。
  • 黑云俄四封:描绘了天空中黑云的汇聚,暗喻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 偶依门外树:表现了诗人偶然站在门外的树上,可能是为了寻求片刻的宁静。
  • 遥睇雾中峰:通过“遥睇”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峰的远观,而“雾中峰”则增添了朦胧美和神秘感。
  • 野旷雷声大,天低雨气浓: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描写,展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 负薪应未返,伫立望家僮: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归家的期盼。

《日暮晚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苏轼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捕捉到大自然的美,并通过自己的感受赋予文字以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