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寄澄宇

峭寒几日到窗前。
呵冻拂吟笺。
满地干戈,连天风雪,独客总凄然。
思量只恐归期误,多少乱愁牵。
脉脉痴情,悠悠离绪,和梦诉君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少年游·寄澄宇》是清代诗人陈家庆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和孤独感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作品的背景、内容与艺术特点:

  1. 背景简介
  • 作者陈家庆:陈家庆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其词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 创作时期:《少年游·寄澄宇》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词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可以推测为清朝晚期或近现代初年。
  1. 主题思想
  • 思乡之情:通过对家乡风景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孤独感:诗人在异乡独处时的孤独感受,通过“独客”这一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如“峭寒几日到窗前”既写出了天气之冷,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意象运用:诗人善于使用象征和暗示手法,如“楚兰描出最消魂”中的“楚兰”暗指离别,“半折芳馨难寄与”则表达了无法传递的情感。
  1. 情感表达
  • 忧愁与希望并存:虽然身处异地,但诗人并没有完全失去希望,“脉脉痴情,悠悠离绪,和梦诉君边”显示了即使在梦境中,诗人仍渴望与亲人团聚。
  1. 文化影响
  • 诗词鉴赏:历代学者对《少年游·寄澄宇》有诸多赏析与评论,普遍认为这首词在意境上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 后世影响:此词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来的词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少年游·寄澄宇》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情感传递。它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