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秋感

秋尽江南,黄叶半林,人境幽寂。
凉蟾照梦,江乡缥缈,水云凝碧。
红心草没,尚有一段新愁,夜阑负手闲庭立。
来去间,西风换、几番陈迹。
空怀万红千紫,过眼繁华,顿成今昔。
去日偏多,怕听当年消息。
旧情何在,望断碧海青天,嫦娥惯见人歌泣。
倚枕数清愁,又谁家长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州慢·秋感》是近现代诗人陈家庆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家庆,字秀元,湖南宁乡人,南社社员,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师事吴梅。
  •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去世,有《碧湘阁词》传世。
  1. 创作背景:《石州慢·秋感》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从其内容推测,该词可能创作于上世纪中叶,那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陈家庆通过这首词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2. 诗词原文及翻译
    《石州慢·秋感》全文如下:
    秋尽江南,黄叶半林,人境幽寂。
    凉蟾照梦,江乡缥缈,水云凝碧。
    红心草没,尚有一段新愁,夜阑负手闲庭立。
    来去间,西风换、几番陈迹。
    空怀万红千紫,过眼繁华,顿成今昔。
    去日偏多,怕听当年消息。
    旧情何在,望断碧海青天,嫦娥惯见人歌泣。
    倚枕数清愁,又谁家长笛。

  3.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陈家庆运用了丰富的抒情手法,如直接描写(如“夜阑负手闲庭立”)和间接描写(如“尚有一段新愁”),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红心草”、“碧绿的水云”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 语言风格:全词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古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词的清新,展现了陈家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1. 文化价值:《石州慢·秋感》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审美情趣,如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以及哲学的思考等。

《石州慢·秋感》不仅是陈家庆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