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西风瘦,花开夜雨寒。
几回愁对画栏杆。
太息天涯霜讯正漫漫。
诗和陶彭泽,魂消李易安。
泪痕襟上不曾乾。
只有故园三径梦中看。
南歌子·对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对菊》是陈家庆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愁绪和对远方故园的思念。
陈家庆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下是一些关于《南歌子·对菊》的介绍:
创作背景:词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受到了宋代词人苏轼、欧阳修等人的影响。这些词人的作品多涉及游赏、湖景、寓意等方面,而《南歌子·对菊》中的“诗和陶彭泽,魂消李易安”一句,则让人联想到了这些词人的作品中常有的抒情元素。陈家庆可能是在这些传统的词调基础上,结合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创作出了这首词作。
词的原文:《南歌子·对菊》的原文如下:
帘卷西风瘦,
花开夜雨寒。
几回愁对画栏杆。
太息天涯霜讯正漫漫。
诗和陶彭泽,
魂消李易安。
泪痕襟上涯曾乾。
祗有故园三径梦中看。词的鉴赏:《南歌子·对菊》以其优美的词句,展现了词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词中“几回愁对画栏杆。太息天涯霜讯正漫漫”表达了词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奈;“诗和陶彭泽,魂消李易安。泪痕襟上涯曾乾”则透露出词人对先贤的敬仰以及自身情感上的挣扎和失落。
《南歌子·对菊》不仅是陈家庆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词这种文体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