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窳居访林羽叟

羽叟先生不窳居,超然物外葛天初。
青山雨度双花坞,绿野烟消一草庐。
醉倚壶觞闲岁月,吟依几席乐琴书。
竹桥秋水相逢处,洗涤烦襟兴有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不窳居访林羽叟》是清代诗人陈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内容涉及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羽叟先生不窳居,超然物外葛天初。
    青山雨度双花坞,绿野烟消一草庐。
    醉倚壶觞閒岁月,吟依几席乐琴书。
    竹桥秋水相逢处,洗涤烦襟兴有馀。
  • 译文:羽叟先生住在不窳居,超凡脱俗宛如葛天之初。青山上雨水洒过两朵山花的坞,绿野上烟雾消散了一间草庐。醉倚酒壶酒杯悠然度日年月,吟唱依靠几案书籍快乐琴书。竹桥上秋水相望相遇的地方,洗刷烦恼心情兴致盎然有余。
  1. 诗人介绍
  • 陈辉:字旭初,号明之,台湾县人。清乾隆三年(1738)举人,善文工诗。巡道刘良璧续修《台湾府志》时曾聘为分辑;又应台湾知县鲁鼎梅之邀,与廪生方达圣、生员卢九围参与《续修台湾府志》之纂修。连横为辑录三十七首,收于《台湾诗乘》、《台湾诗荟》。其诗多閒咏游览之作,连雅堂认为:「顾时际升平,诗主敦厚。展卷低吟,尤胜于我辈之悲歌慷慨也。」。
  1. 创作背景
  • 《不窳居访林羽叟》创作于清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崇尚自然和隐逸生活,陈辉作为一位诗人,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文。他的这一作品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不窳居访林羽叟》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这是一首充满隐逸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陈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