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送僧(壬午)

莲峰晴,清梵绕。
一盂一口螺舟小。
经千函,月出皎。
禅意溪花悄悄。
过石头,听迦鸟。
苍山万点供游眺。
草鞋钱,算费少。
归去声尘净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歌子·送僧》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衍虞:清代诗人,以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而闻名。陈衍虞在诗坛上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推崇。
  • 作品风格:陈衍虞的诗歌多采用自然景物作为比喻,抒发其对人生、社会的感慨。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1. 诗歌原文
  • 莲峰晴,清梵绕。一盂一口螺舟小。 莲峰晴朗,梵音缭绕,一盂一碗螺舟小巧。
  • 经千函,月出皎。禅意溪花悄悄。 经卷叠成千堆,月光如洗,禅意与溪边的花静静绽放。
  • 过石头,听迦鸟。苍山万点供游眺。 越过石头,聆听鸟儿歌唱,苍茫的群山仿佛无数点缀。
  • 草鞋钱,算费少。归去声尘净了。 花费不多的草鞋钱,足以洗净一身的尘埃。
  • 此诗为陈衍虞所写,全诗如下:
    莲峰晴,清梵绕。一盂一口螺舟小。
    经千函,月出皎。禅意溪花悄悄。
    过石头,听迦鸟。苍山万点供游眺。
    草鞋钱,算费少。归去声尘净了。
  1. 诗意解析
  • 莲花峰的晴朗:描绘了一幅清晨莲花峰上的宁静景象,山峰之巅云雾缭绕。
  • 僧侣诵经的声音:僧人诵经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觉。
  • 经文堆积如山:暗示着僧人修行的虔诚和学问的深广。
  • 月光照耀下的溪边花朵:月光洒在溪流旁的花瓣上,增添了一份静谧之美。
  • 石头上听到的鸟鸣声:通过这一细节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宁静。
  • 连绵的山脉成为背景: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峰成为了诗人游览的绝佳场所。
  • 用草鞋钱来比喻修行的节俭:表明了诗人对物质欲望持有一定的克制,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修行。

《渔歌子·送僧》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美学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修养,还能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