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秋夜听梁溪陈四丈弹琵琶

瑟瑟阴阴,嗟哉此声,胡为乎来。
似灵龟夜吼,狂崩断岸,角鹰秋起,怒决荒台。
忽漫沉吟,陡焉掩抑,细抵游丝缀落梅。
冰弦内,惹一宵涕泪,万种悲哀。
十年前记追陪。
乍握手霜灯暗自猜。
叹朱门酒肉,谁容卿傲,梨园子弟,总妒君才。
牢落关河,聊萧身世,迸入空庭小忽雷。
颠狂甚,骂人间食客,大半驽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秋夜听梁溪陈四丈弹琵琶》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

这首词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琵琶声的激荡,通过音乐与环境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陈维崧,号迦陵,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骈文作家。他的文学成就颇丰,尤其在词方面有很高的地位。这首《沁园春》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清康熙年间,当时陈维崧正处于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阶段。据记载,他在一次秋夜里听到了梁溪(今江苏无锡)的陈四丈(陈四)弹奏琵琶,被其音乐深深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2. 诗词原文及翻译:这首词的原文如下:瑟瑟阴阴,嗟哉此声,胡为乎来?似灵鼍夜吼,狂崩断岸;角鹰秋起,怒决荒台。忽漫沉吟,陡焉掩抑,细抵游丝缀落梅。冰弦内,惹一宵涕泪,万种悲哀。十年前记追陪,怎握手霜灯暗自猜。叹朱门酒肉,谁容卿傲;梨园子弟,总妒君才。牢落关河,聊萧身世,迸入空亭小忽雷。癫狂甚,骂人间食客,大半驽骀。
  3. 诗词赏析:陈维崧的这首《沁园春》以“瑟瑟阴阴”开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压抑的氛围,紧接着通过描述琵琶的声音“似灵鼍夜吼,狂崩断岸”,生动传达出音乐的激烈和震撼,仿佛能震醒一切沉睡的力量。接下来的“角鹰秋起,怒决荒台”则将这种力量转化为更为强烈的情感爆发,表达了词人对于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愤怒之情。
  4. 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尤其是在音韵和意境上。全词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通过对琵琶声音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交融,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意象空间。此外,词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5. 文化影响:《沁园春》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音乐、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文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这首词的影响不限于文学领域,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沁园春 秋夜听梁溪陈四丈弹琵琶》不仅是一首表现作者个人情感的诗词作品,也是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文献,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