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咏菜花

极目离离,遍地蒙蒙,官桥野塘。
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柳丝浅拂,益尔轻飏。
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
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
曾经舞榭歌场。
却付与空园锁夕阳。
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
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
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同其年咏菜花》是张夏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春天菜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沁园春·咏菜花》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菜花的绚丽多彩,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下面将更深入地分析这首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张夏(字秋绍),号菰川,常州无锡人。明诸生,少游马世奇之门,又为高世泰弟子,为东林书院学振,偏重程朱理学。他的创作往往反映出他的学术背景和思想倾向。
  • 创作动机:这首词可能是在特定的春季或某个特定的日子里,面对满园盛开的菜花所创作的。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是对景物的美的追求,也可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1. 内容解析
  • 意象运用:《沁园春·同其年咏菜花》中大量使用了“离离”、“绣袜”、“罗裙”等形象,这些词语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细腻与美好。
  • 情感表达:通过对菜花的描写,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超然和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诗中的每一句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美:整首词采用了典型的婉约派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等句子,都极具画面感和音乐韵律。
  • 结构布局:从开头到结尾,诗词通过层层推进的结构设计,使得情感逐渐升华,最后达到高潮,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效果。
  1. 文化意义
  • 自然美的赞颂:在古代文人眼中,自然不仅是生活的来源,更是精神寄托和文化修养的象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摹,诗词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 历史价值:这首词作为现存最早的咏菜花诗词之一,对于研究明代文学、特别是园林诗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沁园春·咏菜花》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理解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