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留别伯成先生和澹心韵

忆数年间,为汗漫游,轻去其乡。
正城楼入夜,无边草白,关河放溜,极目沙黄。
广武山雄,碻磝路隘,何必愁人始断肠。
风吹尽,是三河侠少,六郡名王。
牛衣仍卧王章。
笑病马依然恋战场。
恰何来同调,金荃一卷,重逢高会,红烛千行。
风刮琵琶,霜枯筚篥,又惹归帆带雨张。
频回首,是难忘官阁,酒绿茶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留别伯成先生和澹心韵》并非一首现代作品,而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这首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是清代“江左三大家”之一。陈维崧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内容上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而且在形式上也展现出了高度的创新。

  2. 作品原文:忆数年间,为汗漫游,轻去其乡。正城楼入夜,无边草白,关河放溜,极目沙黄。广武山雄,碻磝路隘,何必愁人始断肠。

  3. 主题与风格: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同时也体现了陈维崧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

  4.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文人的代表,陈维崧的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作品对于研究清代文坛的发展、探讨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沁园春 留别伯成先生和澹心韵》不仅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一首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