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月夜感忆

冰蟾飞皓彩,今宵月、胜似昨宵圆。
有一片角声,凄清枕畔,三秋桂子,零乱樽前。
人生事、千龄浑似梦,百计且求仙。
凤舞鸾歌,别来几日,琼楼玉宇,归去何年。
流霞须倾尽,金荷里,鲸饮并吸婵娟。
遥忆庾楼今夜,多少英贤。
想月明千里,战袍不夜,西风万马,杀气临边。
我控云中黄鹄,一笑茫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流子·月夜感忆》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昆山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戏曲家,与朱彝尊、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江左四大家”。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语言清新,意境高远。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冰蟾飞皓彩,今宵月、胜似昨宵圆。
    有一片角声,凄清枕畔,三秋桂子,零乱樽前。
    人生事、千龄浑似梦,百计且求仙。

  2.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描写:诗歌开头“冰蟾飞皓彩,今宵月、胜似昨宵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月亮如同冰雕一般皎洁,月光如水般明亮,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这里的“胜似昨宵圆”表达了作者对今夜月亮比昨日更圆的感慨,体现了月亮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 内心感受的表达:接下来的“有一片角声,凄清枕畔,三秋桂子,零乱樽前”则转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这里用“一片角声”和“三秋桂子”两个意象来表达作者对孤独和凄凉的感受。同时,通过“凄清枕畔”和“零乱樽前”等词汇的使用,传达出一种深夜独处时的寂寥和无助感。
  • 对人生的看法:最后两句“人生事、千龄浑似梦,百计且求仙”则是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人生如同一场梦,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追求长生不老都是徒劳的。这种看法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也反映出他对命运的无力感。

陈维崧的《风流子·月夜感忆》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卓越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