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热镕金,火云焦釜,喘月吴牛无那。
剥啄声,谁拉我。
过君高馆,科头而卧。
只愁避暑何方,除是剪却,乱峰千朵。
更上危楼,快劈么弦,弹得冰天都破。
小饮深谈,耳酣气热,不顾旁人而唾。
算今古,几贤愚,讵有斯人长饿。
归去先生烂醉,任他拍手群儿骂,且踏著、一街新月,把小词闲做。
击梧桐 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词写与友人夏日在竹隐斋欢聚,饮酒赋诗的情景。全词以清丽之笔、流美之音,绘出竹隐斋的幽雅,表现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抒发了他与友人共度时光、同享欢乐的愉悦心情。
下面是《击梧桐·夏日同友人过竹逸斋头小饮赋此纪事》的原文:
绿阴不减来时柳,秀色依然依旧。一霎荷香随步散,消尽了、闲愁几许。佳辰良会。便须有酒今朝醉。
更看取、山眉黛浅,云鬟雪满,莫放晚凉容易去。故人归也。凭肩袖手西风里。
上片起首二句“绿阴不减来时柳,秀色依然依旧”,点出时间虽已过去许多年,但景色仍和从前一样美好。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的变化,又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接着“一霎荷香随步散,消尽了、闲愁几许”三句,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画面。荷香四溢,使人神清气爽,而荷香散尽后,连带着那些因荷香而生的闲愁也消失殆尽了。
下片“更看取、山眉黛浅,云鬟雪满,莫放晚凉容易去。”这几句是说,更要看那山青水秀、云白如雪的景色,不要等夜幕降临,凉爽的晚风袭来才离开。这里的“更看取”表明作者要珍惜眼前的美景,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美好的瞬间。而“莫放晚凉容易去”则是劝友人不要轻易离去,要和他们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结语“故人归也。凭肩袖手西风里”是说,老朋友回来了!让我们靠在一起,手挽着手,站在西风吹拂的街头吧。这两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是对整个作品的升华。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