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明河 丁巳七夕玉峰作 明日立秋

冰轮尚缺。
已耿耿流辉,盈阶铺雪。
潭子空香,较莲子清芬,两般谁冽。
荒唐稗史话,认做是、鹊桥佳节。
惹无数、楼上穿针儿女,凭阑低说。
风前老颠欲裂。
问青海几处,玉台银阙。
明日西风,怕点上许多,无情华发。
碧箫吹来破,又跃入、龙堂变精铁。
唤他起、须伴狂奴,醉舞冷光潜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明河》是丁巳年七夕节,诗人在玉峰山所作。

“望明河”三句,写诗人于七夕之夜独坐玉峰山之巅,遥望银河,思念远人。此联中“望”、“思”二字,一语双关。既写眼前景,又是心中情;既写眼前事,又是心中事。上句写远观天象,下句写深怀幽思。首联以景起兴,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明月出”一句,写诗人遥望星空,只见皓月当空,清辉四溢,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这一句既写出了夜色的宁静和美好,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忆”字点题,抒发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愁苦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夜空中的明月和银河,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接下来两句,“几行归塞尽?念君万里行。他乡成异客,忽作洞庭波。”诗人仰望天际,只见无数归雁南飞,都消失在了塞外的大漠之中。然而,诗人却更加想念远方的人,因为那个人已经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多年。如今,诗人自己也成为了他乡的异客,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波澜。突然之间,诗人仿佛看到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那是他心中的波澜在涌动。这两句通过对归雁、异客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白露横江水,洞庭波正平。”诗人目光转向眼前的江水,只见白露覆盖着江面,使得江水显得格外清澈。而在这平静的江面上,洞庭湖水也显得格外宁静。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眼中的江水之美,又寄托了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