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咏蔷薇

楼外金墉,巷头银井,隐约非花非雾。
一片胭脂,祇许莺梭穿度。
怯攀折、绿刺潜防,卖窈窕、红情暗与。
隔绡窗、背著秋千,朦胧最是窃香路。
小拈螺子钿盒,将露华傅体,殢他鸳侣。
一架蔷薇,重取残春填补。
看袅袅、风里腰肢,是盈盈、夜来情绪。
谁悄把、绣谱亲描,惹墙花漫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维崧的《绮罗香 咏蔷薇》是一首描绘蔷薇花之美、诗人之情的古典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1. 诗歌原文
  • 楼外金墉,巷头银井,隐约非花非雾:描述了蔷薇生长在高楼之外,小巷之中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一片胭脂,祇许莺梭穿度:形容蔷薇的花朵如同涂抹了胭脂一般鲜红,只有莺鸟才能穿过这些花瓣,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 怯攀折、绿刺潜防,卖窈窕、红情暗与:诗人表达了对这娇嫩花朵的喜爱与畏惧,担心自己的动作会破坏这份美丽。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绮罗香 咏蔷薇》展现了诗人对蔷薇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描绘。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蔷薇的美丽,还通过细腻的语言传达了对这种美丽植物的欣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一片胭脂”形容其鲜艳,“莺梭穿度”暗示了它的脆弱,“绿刺潜防”则表现了诗人的谨慎小心。
  • 情感之深:诗人通过对蔷薇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他的笔触细腻,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份美的珍惜与尊重。
  • 艺术之精:陈维崧的这首作品不仅语言优美,而且结构严谨。它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蔷薇的美以及诗人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绮罗香 咏蔷薇》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陈维崧。他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是清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陈维崧的词作在当时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广为传颂。
  • 创作时间:此诗创作的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清代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陈维崧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怀。

陈维崧的《绮罗香 咏蔷薇》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段关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对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