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尽梅妆,飘残杏靥,春事今年恁快。
满树红绡,已把小楼遮碍。
三分醉、午酒娇痕,一味懒、昼眠慵态。
记个侬、万里家乡,西川远隔蛮江外。
惜花烧尽银烛,花亦相看熟,恹恹长在。
著水啼烟,镇向馀寒忍耐。
才深巷、带雨斜开,又前街、提笼争卖。
惹人是、几阵春愁,撚一枝谁戴。
绮罗香 咏海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咏海棠》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诗歌,全诗如下:褪尽梅妆,飘残杏靥,春事今年恁快。满树红绡,已把小楼遮碍。三分醉、午酒娇痕,一味懒、昼眠慵态。记个侬、万里家乡,西川远隔蛮江外。惜花烧尽银烛,花亦相看熟,恹恹长在。著水啼烟,镇向馀寒忍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陈维崧的《绮罗香·咏海棠》不仅展示了海棠花的自然美,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中“褪尽梅妆,飘残杏靥”描绘了春光的迅速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易逝的感慨。“已把小楼遮碍”进一步强调了海棠花的繁茂程度,使得小楼都显得有些拥挤。“三分醉、午酒娇痕”和“一味懒、昼眠慵态”反映了诗人因赏花而饮酒过量、感到疲倦的状态。最后,“记个侬、万里家乡,西川远隔蛮江外”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抒发。通过对海棠花的描述,诗人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中,使得海棠花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例如,“记个侬、万里家乡”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而“馀寒忍耐”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绮罗香·咏海棠》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