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珠馆。
有帝释鬘陀,身云散满。
鲛国旌幢,鲎帆笳吹,万叠雪倾银溅。
装罢红棉粤峤,看足苍枫梁苑。
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
箧衍。
有一卷。
细腻凝脂,三尺松陵绢。
少不如人,师须为我,画出鬓丝禅板。
旁侍湘娥窈窕,下立天魔蹇产。
人间苦,怅碧桃花谢,洞天归晚。
喜迁莺 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迁莺·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
上片起首两句写石濂和尚从粤东而来,来到词人的居所,并为他绘制了一幅小肖像画。“石濂”是僧道济的字。他是宋代著名的高僧,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斥,于是出家为僧,号石濂。他在佛学和禅宗方面很有造诣。在佛教禅宗中,罗汉的形象通常是一位菩萨,所以石濂和尚也被称为“罗汉”。
第三句“笑谈间”描绘了石濂和尚与词人的轻松对话。他们之间的交谈充满了友谊和亲密。第四句“我今番”表明词人现在的心情非常愉快,因为石濂和尚为他绘制了肖像画。第五句“好手不须夸”则是对石濂和尚技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高僧作为朋友的自豪感。
下片开始时,词人回忆起在广东度过的日子。那时他与石濂和尚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现在他们却身处不同的地域,无法再次相见。第六句“想见玉龙三万里乘风来”描绘了词人对于石濂和尚的思念之情。第七句“不知君否忆江南”则表达了词人对石濂和尚的关心,希望他知道自己是否还记得家乡。最后一句“我醉君复乐”则是词人对石濂和尚的劝慰,希望他能够继续享受他的快乐生活。
这首词通过描绘石濂和尚为词人绘制肖像画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这位高僧的敬仰和怀念。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友情和友谊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