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外,瓢笠萧萧,唤渡春江尾。
想此情犹恋,斋厨樱笋,山园桃李。
向津楼斜倚。
隔花鞭影回头指。
隐隐见,四百八十,南朝烟寺。
问师何意。
将三春、锦片年光,掷与江东,野外沙际。
况逢连岁关河,满斜阳、荒亭衰垒。
怕他年、又红鲤无书,金鸿少使。
欲倩神僧咒,为君禁住流水。
还京乐 送叙彝上人北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还京乐 送叙彝上人北游》是陈维崧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理论家和戏曲作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清初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这在诗作中得到了反映。陈维崧的诗歌创作以豪放洒脱著称,但《还京乐·送叙彝上人北游》却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出不同于他的其他作品风格。
《还京乐·送叙彝上人北游》的原文如下:
绿杨外,瓢笠萧萧,唤渡春江尾。想此情犹恋,斋厨樱笋,山园桃李。向津楼斜倚。隔花鞭影回头指。隐隐见,四百八十,南朝烟寺。问师何意?将三春锦片年光,掷与江东,野外沙际。况逢连岁关河,满斜阳、荒亭衰垒。怕…
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和不舍。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忧虑和担忧。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和幸福。
《还京乐 送叙彝上人北游》不仅体现了陈维崧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更是清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高妙的诗词技巧,还能够深刻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