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州第一 鼠对

带月啼梁,乘夜发屋,戴头人立而语。
顾谓主人,憎予太甚,芥蒂宁因细故。
寠薮无长物,幸托坳堂沮洳。
昔在仓中,李斯丞相,记曾相慕。
今日深文何太苦。
笑作事、乃公殊误。
侠不屠龙,仙难控鹤,仅磔张汤鼠。
安能久居郁郁,化青蝠、凌空飞去。
古洞长松,有鼪鼯、是吾伴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氐州第一 鼠对》是一首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以鼠的视角,描述了老鼠在仓中的生活状态和遭遇的不公对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状的变化,反映出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及对正义的坚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昆山人,清代词人、学者、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深受后人赞誉,尤其擅长运用典藉和古风,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1. 诗歌原文
  • “带月啼梁,乘夜发屋,戴头人立而语。顾谓主人,憎予太甚,芥蒂宁因细故。寠薮无长物,幸托坳堂沮洳。”
  1. 诗句解析
  • 带月啼梁,乘夜发屋:描绘了老鼠在夜晚发出哀鸣,偷偷行动的情景。
  • 戴头人立而语:老鼠戴着头,直立着说话,形象生动。
  • 顾谓主人,憎予太甚,芥蒂宁因细故:老鼠向主人抱怨,因为一点小事就遭如此对待。
  • 寠薮无长物,幸托坳堂沮洳:虽然周围没有多余的财物,但侥幸得以藏身在偏僻的角落里。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时期社会的矛盾和黑暗面。通过老鼠这一小角色的遭遇,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以及人民生活的艰难。
  1. 艺术特色
  • 采用寓言手法,通过鼠的视角展现社会生活的缩影。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芥蒂”暗示矛盾,“寠薮”象征困境中的隐蔽之所。
  1. 历史影响
  • 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氐州第一 鼠对》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氐州第一 鼠对》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老鼠视角的刻画,诗人展现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公现象,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和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