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妇饮醇,怅失路、英雄暮年无忌。
转盼魏寝全荒,朱门换萧寺。
赚人是、宣和旧谱,惹恨有、梦华遗事。
传说东京,当初灯火,遥映南内。
休闲话、折戟沈沙,只此地、曾经浪淘洗。
剩得虿痕虫篆,蚀尉迟碑字。
正罢酒、凭阑时候,遇西风、落叶盈砌。
多少落拓心情,飘零身世。
琵琶仙 题汴京大相国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清代文人陈维崧的《琵琶仙 题汴京大相国寺》
陈维崧的《琵琶仙 题汴京大相国寺》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的古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汴京这座古城的历史沧桑和岁月变迁。
诗中的开头“近妇饮醇,怅失路、英雄暮年无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晚年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体现在对历史的回忆上,也体现在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上。
“转盼魏寝全荒,朱门换萧寺”,描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变化,昔日宏伟的宫殿如今已荒废无人,只有荒凉破败的寺院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这种对比强烈的描写手法,既展示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哀愁。
“赚人是、宣和旧谱,惹恨有、梦华遗事”,这两句诗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情感。他不仅是在追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事件,更是在借这些事件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这种情绪的背后是对那个时代的无力感和对现实困境的抗争。
这首诗还通过对汴京大相国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历史画卷。诗人不仅仅是在写景,更在这些景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写作手法,使得《琵琶仙 题汴京大相国寺》不仅是一首诗,更像是一次对过去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琵琶仙 题汴京大相国寺》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