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炙砚

当年雪夜,记贪歌嗜酒,冲泥拖屐。
三十六簧寒不起,醉把红鹅笙炙。
脱帽颠狂,解衣盘礴,碎裂黄皮褶。
诗书何用,任他堆老墙壁。
今日冷淡生涯,忍寒呵冻,苦伴端溪石。
炽尽朱门红兽炭,翻惹蟾蜍泪滴。
铜雀台荒,中书君秃,况是磨人墨。
直须焚却,吾今老惰无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炙砚》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以下是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念奴娇·炙砚》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晚年时期。此诗作于一个寒冷的雪夜,诗人回忆了当年的欢歌与酒醉,以及冲泥拖屐的畅快淋漓。诗中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场景,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 陈维崧的诗歌风格豪放、直率,擅长用词造句,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 意象运用: 《念奴娇·炙砚》中的许多意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脱帽颠狂”,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种不羁的精神风貌;“碎裂黄皮褶”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欢庆之余可能带来的尴尬局面。
  1. 主题思想
  • 怀旧情绪: 通过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这种怀旧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人生感悟: 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使得这首作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而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于人生冷暖、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陈维崧的《念奴娇·炙砚》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以其深沉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