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葵花

东君罢绣,剩猩绒一束,乱抛墙角。
迸出戎葵娱永昼,绕遍闲庭绰约。
蝶凝檀心,蜂黏紫靥,烂比朱霞驳。
翠帘如水,衬他榴火燃灼。
别有小小钱般,离离锦样,曾向川江濯。
谁道房栊春去久,依旧红芳似昨。
苦被阴浓,遮他红日,愁杀倾阳藿。
金乌早醒,海天鸡正咿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葵花》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他尤长于词及骈体,创作了如《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著作。陈维崧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诗歌创作中,还表现在其对骈文的精湛掌握和独到见解上。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历史典故、人物情感等主题,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诗词原文
    东君罢绣,剩猩绒一束,乱抛墙角。
    迸出戎葵娱永昼,绕遍閒庭绰约。
    蝶凝檀心,蜂黏紫靥,烂比朱霞驳。
    翠帘如水,衬他榴火燃灼。
    别有小小钱般,离离锦样,曾向川江濯。
    谁道房栊春去久,依旧红芳似昨。

  2. 诗词解析

  • 东君罢绣: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罢绣”则意味着春天的离去,留下了一些未完全消散的东西。
  • 剩猩绒一束,乱抛墙角:这里用“剩”字表达了春天虽然结束,但留下的残迹仍然可见。“猩绒”指的是红色的丝线,可能是用来装饰或制作某种物品的材料。“乱抛墙角”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残迹被随意丢弃的情景。
  • 迸出戎葵娱永昼,绕遍閒庭绰约:这里的“戎葵”指的是一种常绿的植物,也称为秋葵。这种植物在夏天枯萎,但在秋天重新生长。“娱永昼”意味着这种植物为人们提供了长时间的陪伴和乐趣。“遶遍閒庭绰约”则形容这种植物环绕在庭院中,形态优美。
  • 蝶凝檀心,蜂黏紫靥,烂比朱霞驳:“蝶凝檀心”指的是蝴蝶停留在红色的花朵上,好像停留在檀香木上一样。“蜂黏紫靥”则是指蜜蜂停留在花蕊上,好像粘附在上面一样。“烂比朱霞驳”形容这些昆虫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翠帘如水,衬他榴火燃灼:这里的“翠帘”指的是绿色的帘子,可能是用来遮挡阳光的。“如水”形容这种颜色清新透明。“衬他榴火燃灼”则形容这种颜色与红色的火焰相映成趣。
  • 别有小小钱般,离离锦样,曾向川江濯:这里的“小小钱般”指的是小铜钱的形状,而“锦样”则形容这种形状美丽多彩。“曾向川江濯”则表明这种形状曾经被洗净并用于某个地方。
  • 谁道房栊春去久,依旧红芳似昨:这里的“房栊”指的是房屋的窗户和门框,暗示着春天虽然离开,但它留下的痕迹仍然存在。“红芳似昨”则表示这种痕迹仿佛还在昨日一样。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它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离去后遗留下来的美景的感慨。同时,这首词也可能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描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1. 艺术风格
  •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独特,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有现代诗词的创新。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此外,词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景物,又有人物的情感状态。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鉴赏分析
  • 从整体上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念奴娇·葵花》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也是对春天离去后遗留下来的美好记忆的一种记录和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