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邺中怀古

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
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
公子彩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
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
犹忆秋夏读书,春冬射猎,泥水谯南地。
转眼寒烟萦战垒,耿耿还留霸气。
贺六浑来,韩擒虎去,苑树都如荠。
论人成败,世间何限馀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邺中怀古》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历史感慨,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词的开篇便用“滏阳南去,望邺城一带,逼人愁思”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时空感,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沉淀的场景之中。邺城,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城市,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中心,也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与情感纠葛。这种对邺城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意义的描绘,为全篇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蕴。

词中“记得群雄争割据,健者曹家吉利”一句,揭示了邺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这里提及的群雄割据,不仅指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还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多变以及人们对于权力、地位的追求。而“健者曹家吉利”则直接指向了三国时期的曹操家族,这个家族因其杰出的才能和卓越的政绩被后人所称颂。这一描述不仅凸显了邺城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个人成就与历史进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词中“公子彩毫,佳人绣瓦,快意当如是”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公子”和“佳人”形象地描述了邺城中那些文质彬彬的士人和才女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标志。通过这些文人雅集中的快意生活,词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尊崇。

词中的“漳河呜咽,至今犹染红泪”进一步加深了对邺城历史文化氛围的描绘。漳河,作为邺城的自然景观之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这里的“呜咽”和“红泪”则赋予了河流以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这种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情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缅怀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通过对邺城历史的回顾,词中“贺六浑来,韩擒虎去,苑树都如荠”展现了邺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邺城的历史画卷,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关注和思考。

《念奴娇·邺中怀古》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邺城及其历史的深厚情感。这首词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