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惊春去,算风光此际,又逢樱笋。
拂晓谢娘帘阁畔,忽逗卖花声韵。
篮底氤氲,担头狼籍,紫艳浓香喷。
佳人竞撚,看来和露尤俊。
最爱别样心情,天然梳掠,偏厌红英衬。
揉得花魂魂尽碎,另作一番安顿。
焙入衾窝,薰归裙缝,细细调红粉。
玉郎不觉,错疑戴向云鬓。
念奴娇 咏玫瑰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咏玫瑰花》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知和深刻描绘,还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情感的独到见解和哲理思考。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早慧,幼年即有神童之称。康熙年间中博学鸿词科,后授翰林院检讨。陈维崧尤长于词及骈体文,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其中不乏传世名篇。
内容概述:在《念奴娇·咏玫瑰花》中,陈维崧以生动的文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尤其是玫瑰花的美好。诗中写道“陡惊春去,算风光此际,又逢樱笋”,“篮底氤氲,担头狼籍,紫艳浓香喷”。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替的感慨。
艺术特色:陈维崧的词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念奴娇·咏玫瑰花》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通过对《念奴娇·咏玫瑰花》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更是陈维崧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刻感悟和表达。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