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寄远用梅溪词韵

柳线吹碧瓦。
记才倾别酒,泪同铅洒。
低拍萧娘,等吴枫红了,再来帘下。
讵料而今,折挫煞、游梁司马。
孤负伊家,蟢上琼簪,麝湮绡衩。
况是关河旅夜。
数长短更声,甚时方罢。
斜压红裯,曾化为蝴蝶,此欢无价。
恰又平明,好梦与、釭花都谢。
拟倩锦笺论恨,恹恹难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姝媚·寄远》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作品。这首词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著称,还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文化理念。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因博学鸿词科而入翰林院。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词人和骈文作家,还参与了《明史》的修纂工作。
  • 词的成就:陈维崧的词作广受赞誉,尤以豪放派风格著称。他的词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建树,更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他擅长使用典故,使词作更具历史和文化内涵。
  • 文学地位:在清代文学史上,陈维崧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词风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如纳兰性德等,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柳线吹碧瓦:这句描绘了词中的景致,碧瓦上吹过的柳枝似有生命,随风摇曳。
  • 记才倾别酒:回忆起与友人饮酒时的欢乐时光,酒杯中的酒已倾倒一空。
  • 泪同铅洒:离别时两人的泪水与眼泪混合在一起,流得满地都是,如同铅一样沉重。
  • 低拍萧娘:指在离别之际,低首安慰或安慰女子的场景。
  • 吴枫红了:用“吴枫”,即苏州的枫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再来帘下:暗示着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
  • 折挫煞游梁司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 孤负伊家:辜负了所爱之人的期望。
  • 蟢上琼簪:形容女子头上插着精致的发簪。
  • 麝湮绡衩:用麝香浸泡过的丝绸制成的亵衣,这里比喻女子的美丽。
  • 关河旅夜:指旅途中度过的夜晚。
  • 数长短更声:形容在漫长夜晚里数不尽的更漏声,反映出对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感受。
  • 斜压红裯:斜靠在红色的帷帐上,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感受。
  • 曾化为蝴蝶:比喻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1. 词作鉴赏
  • 艺术特色:陈维崧的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词中常常运用象征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 文化意蕴:词中融入了大量的古典文化元素,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 结构布局:整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宏大的背景描绘,也有细腻的情感抒发,使得整首词既有气势又不失温柔。
  1. 影响评价
  • 文学价值:陈维崧的词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和创作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人物评价:历史上,陈维崧被赞誉为“一代词宗”,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三姝媚·寄远》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词作,更是陈维崧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的体现。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词坛的风貌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