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病榻闲情为阎牛叟赋

画尺吟瓢,笛床茗碗,屏当娟楚如昨。
记得前秋,满院西风斜削。
绽三朵、五朵疏花,映一层、两层帘阁。
墙角。
课獠奴棕帚,桐阴闲缚。
惯剪残灯读史,惹清狂夫婿,聊萧相谑。
今古干卿底事,祇须烧却。
便尘世、小住为佳,奈心情、年来偏恶。
黄鹤。
竟骑他奔入,月中偷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华清·病榻闲情为阎牛叟赋》是清代文学家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阎牛叟的一段生活情趣。这首词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背景: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是一位早慧的文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他的词作在清代有着很高的地位,尤长于词及骈体。

  2. 词的内容:《月华清·病榻闲情为阎牛叟赋》是陈维崧根据与阎牛叟交往的经历而创作的。词中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庭院景象,西风斜削,墙角课奴棕帚,桐阴闲缚,画尺吟瓢,笛床茗碗,屏当娟楚如昨,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作者回忆了前秋的情景,满院西风斜削,绽三朵、五朵疏花,映一层、两层帘阁。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了秋天的氛围和季节变化。

  3. 词的艺术特色:《月华清·病榻闲情为阎牛叟赋》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情感内涵。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特别是“记得前秋”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季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小院之中。

《月华清·病榻闲情为阎牛叟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陈维崧生平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他在文学创作中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