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其二 感遇二首

把数行青史,读向床头,仰天孤啸。
可惜桃花,又落来琼岛。
谁是谁非,磻溪严濑,千古同垂钓。
准放狂颠,行歌乱冢,醉眠丛庙。
旷野苍茫,晓山重叠,红日将生,海天鸡叫。
残梦惊回,怅华胥古道。
一片旌旗,三更鼓角,怕吹来江表。
且向垆边,问他春瓮,酒存多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蓬莱·感遇二首》是清代陈维崧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醉蓬莱·感遇二首》的作者是陈维崧,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他的词作深受后世喜爱。
  2. 创作背景:该作品创作于清朝时期,陈维崧通过此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作品原文节选
    “向斜阳红处,长歌斫地,忽然悲啸。才烂樵柯,又尘生瑶岛。一片江山,千村芦荻,剩几人屠钓。拟抱冰弦,夜深弹向,黄陵古庙。 且约酒徒,闲过伎馆,掷帽狂呼,绕床大叫。坐上何人,识袁家彦道。历历神州,茫茫澥宇,问谁为刘表。 感慨登临,月明乌鹊,南枝绝少。把数行青史,读向床头,仰天孤啸。可惜桃花,又落来琼岛。 谁是谁非,磻溪严濑,千古同垂钓。 准放狂颠,行歌乱冢,醉眠丛庙。 旷野苍茫,晓山重垒,红日将生,海天鸡叫。残梦惊回,怅华胥古道。一片旌旗,三更鼓角,怕吹来江表。 且向垆边,问他春甕,酒存多少。”
  4. 艺术风格:陈维崧的词风豪迈、奔放,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词更是如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5. 情感表达:在作品中,陈维崧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
  6. 文化意义:《醉蓬莱·感遇二首》不仅是陈维崧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体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

《醉蓬莱·感遇二首》不仅是陈维崧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体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心态和价值取向。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及其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