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庚申五日

又是女儿节,何处贳香醪。
艾装碧虎闪烁,与汝复相遭。
回忆家乡此际,不少痴儿騃女,彩鹢绣旗摇。
蹙起一川雪,崩落半空涛。
渚宫远,沣水阔,恐难招。
古来陈事何限,细数总今朝。
楚国湘累自苦,齐国薛君自乐,一笑等鸿毛。
我自饮我酒,卿自读卿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庚申五日》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具体介绍该诗: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骈体文家。陈维崧自幼聪明过人,有神童之称。他于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并参与修《明史》。他的作品广泛涉猎词、骈体及诗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1. 诗歌原文
    又是女儿节,何处贳香醪。
    艾装碧虎闪烁,与汝复相遭。
    回忆家乡此际,不少痴儿騃女,彩鹢绣旗摇。
    蹙起一川雪,崩落半空涛。
    渚宫远,沣水阔,恐难招。
    古来陈事何限,细数总今朝。
    楚国湘纍自苦,齐国薛君自乐,一笑等鸿毛。
    我自饮我酒,卿自读卿骚。

  2. 诗歌解析

  • 情感表达:通过节日的场景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词中流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
  • 意象运用:整首词以节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景象和人物动作,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词中的“艾装碧虎”、“彩鹢绣旗”等意象,也赋予了词更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文化内涵:通过对古代历史和人物的描述,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了解和尊重,也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愿望。

《水调歌头·庚申五日》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部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