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送吴初明南还秣陵

飒沓寒鸦,聊萧冻叶,西风压雪将低。
芦沟南下,立马惜分携。
此去鸡笼山馆,江梅瘦、恰与檐齐。
都门事,墙头过酒,烂醉懒重提。
当时。
临发日,王郎作画,送别青溪。
看无多几笔,不数迂倪。
勿论风流二老,相关甚、正有邻奚。
长须到,欢迎隔浦,仍是杜家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送吴初明南还秣陵》是清代文学家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陈维崧的《满庭芳·送吴初明南还秣陵》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词中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寒鸦、冻叶、西风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略带壮美的意境。同时,词人通过“聊萧冻叶”、“飒沓寒鸦”等词汇,传达出离别之际的不舍与凄凉之感。这种通过具体物象表达抽象情感的手法,展现了词人在艺术创作上的高超技巧。

从历史背景来看,《满庭芳·送吴初明南还秣陵》的创作背景也十分丰富。该词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此时陈维崧已经应博学鸿词科考试,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并参与了修《明史》的工作。此外,陈维崧早慧,幼时便有神童之称,才华出众。这些个人经历为其词作增添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色彩。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该词不仅展示了陈维崧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常常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而陈维崧的这首词恰好体现了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典型特征。同时,该词在语言运用上也颇具特色,如“芦沟南下”、“江梅瘦”等词汇的运用,都展现了词人对语言的精雕细琢和对诗歌美学的追求。

从情感表达方面来看,《满庭芳·送吴初明南还秣陵》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深情厚谊。词中的“墙头过酒,烂醉懒重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分别时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望。这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满庭芳·送吴初明南还秣陵》作为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更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代诗词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