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将发梁溪酒后与吴园次

臣醒而狂,问何处、再寻荆聂。
但相见、金樽休放,玉箫须擪。
旧事漫夸冠盖里,新愁合付昆明劫。
幸名园、一月共联床,歌声接。
老凤叫,才何捷。
雏凤语,吟都惬。
奈匆匆欲唱,渭城三叠。
归去道场山下路,也应瘦了丹枫叶。
只邮亭、醉尉夜偏多,休轻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将发梁溪酒后与吴园次》,这首清初的文学作品,是由诗人陈维崧所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他以词名世,尤工于七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清新、婉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1. 原文内容:《满江红·将发梁溪酒后与吴园次》全文如下:
    臣醒而狂,问何处再寻荆聂。
    但相见金樽休放,玉箫须擪。
    旧事漫誇冠盖里,新愁合付昆明劫。
    幸名园,一月共联床,歌声接。
    老凤叫,才何捷。
    雏凤语,吟都惬。
    奈匆匆欲唱,渭城三叠。

  2. 主题内容: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酒后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往昔的回忆。诗人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自己豪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3. 艺术手法

  • 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旧事漫夸冠盖里,新愁合付昆明劫”,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例如,“老凤叫,才何捷。雏凤语,吟都惬”,通过对鸟语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1. 文化意义:该作品不仅展示了清代文学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史的重要文献。

《满江红·将发梁溪酒后与吴园次》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深情厚意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文精神。这首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